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语文 > 作文

青花瓷

时间:2024-12-31 16:31:34
青花瓷

青花瓷

青花瓷1

我家有一件精致漂亮的青花瓷器。

它是去年暑假在江西景德镇买的。在所有的瓷器中,我最喜欢这件艺术品。它被放在我家门口的架子上,我一进家门就可以把它拿走。

大部分是蓝色的,其余是象牙。从远处看它,英俊优雅;仔细看,蓝色的是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。瓶身有四个刻面。静态雕刻器为这种青花瓷增加了一些不同的味道。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艺术品的创造者!四个图案的大小是相同的,一个圆和另一个图案之间的间距空非常薄。

这充分体现了雕刻师高超的技艺。我发现这个家伙脸上有一个相似的词:家庭和事业,人和事物,天堂和地球,内外。这四个字难道不都是和谐流畅的吗?它的椭圆形瓶体向上画出一条优美的曲线,使瓶口张开成一朵盛开的花。瓶底用楷书写着四个景德镇制造的大字,就像那些用大字印刷的一样。感觉很凉爽,非常光滑。整瓶酒有着古典的味道和丰富的内涵。

青花瓷又称青花瓷器。它以含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胚上绘制花纹,涂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火焰一次烧制而成。钴材料烧成蓝色,着色力强,显色鲜艳,烧成率高,颜色外观稳定。目前,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来自唐代。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。青花瓷成为明代瓷器的主流。康熙达到了顶峰。明清时期,青花、孔雀绿青花、豆绿青花、青花红、黄青花、青花葛釉等品种也被创制和烧成。

你可能还会喜欢:美丽的艺术品,我喜欢的绘画艺术和生活。

青花瓷2

在舅舅家的客厅里,摆着两只和我差不多高的青花瓷瓶。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。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

这两只青花瓷瓶的来历可不一般,它们是太外婆出嫁时的嫁妆。当时太外婆是当地有钱人家的大小姐,而太外公是当地地主家的少爷。这两只青花瓷瓶当然是价值不菲的嫁妆。当时它们摆放在太外公阔气的四合院内,寓意着家业兴旺。

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,太外公家的田地家产都被分了。可太外婆为了记惦她的父母,拼了命保存下这两只瓷瓶。外公外婆结婚时,太外婆将这两只瓷瓶赠给他们。当时外公家条件差,只有一间小小的茅草房,却住着六七口人,瓷瓶连摆放的地方都没有,只能委屈的藏着。

改革开放后,外公家富裕起来了,建起了砖瓦房,专门给青花瓶留了一间房间,里面还挂上了太外公太外婆遗像,寄托着外公对父母深深的怀念。

舅舅结婚了,他的新房是宽敞的跃层楼房,华丽的客厅,外公外婆把瓷瓶送给舅舅,希望这祖传的宝贝带给他们吉祥如意,也让他们继承祖辈勤劳节俭的家风。

看着这两只漂亮的瓷瓶,我明白,它们已远远不只是瓷瓶,它们见证了我们一家几代人生活的变迁,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。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快乐,祝福我的祖国繁荣富强!

青花瓷3

隔着玻璃,青花瓷的风采依旧……

这是一个元代的青花瓷,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。元代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高峰,绘画装饰清秀素雅,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,层次多而不乱。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,流畅有力;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。我不禁被眼前的美震撼了,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瓶底,瓶身描绘的牡丹韵味无穷。我伸出手,才发现,原来我和青花瓷遥不可及。我们之间,不仅隔着冰冷的玻璃,还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。

它在岁月中,浸染了上千年,凝聚着工匠的心血,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,它流落四方,在岁月的流逝中,属于不同的主人,都拥有不一样的故事,甚至它身上的每一道裂痕缺口,都有着独特的历史……

青花瓷,它在等待吗?

优美的曲线,流动的青色,带着我穿越……我仿佛看到,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;我仿佛看到,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,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。青花瓷默默等待千年,在物是人非的惆怅中延续历史,它洗尽铅华,古朴典雅,它出自尘世之手,却有超凡脱俗之美,呵。它不仅是盛物的器皿,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,物过境迁,它愈久弥香。它一声不吭,在轮回中选择了洒脱。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它见证了血与火交织的风雨岁月,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光芒……

忽然觉得,我和青花瓷并不遥远,它带着我,品味历史的幽香,感受身边的历史,探索那隐藏在身边千年的秘密……

隔着玻璃,青花瓷容颜依旧,而我,隔着重重历史,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……

青花瓷4

我家的橱柜里有一个长满大小缺口的青花瓷花边碗。它总是静静地躺在橱柜里,只有每逢过年的时候,妈妈才会将它拿出来,装上贡品供奉祖先。

有一次,我忍不住好奇,问妈妈:“为什么不用一只完好的碗?”妈妈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孩子,这个碗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!它见证了我们家族的历史,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。”

它究竟默默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?又无声诉说着怎样的故事?

在我曾祖父小时候,家境是比较富足的。可他年轻的时候养成了游手好闲的性子,到接手家族时,依然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直至家景衰败。

迫不得已,没有任何手艺傍身的曾祖父只能靠拿着一个碗出门乞讨,想以此来养活一家老小。当时他手里端着的是一只青花瓷碗,那是玄祖父留给他的最后一个纪念。

渐渐地,这只青花瓷碗上就有了大大小小、参差不齐的缺口,仿佛被长年累月打乱的儿时美好拼图。

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,也是曾祖父一生悔恨的根源,更是他临终含笑的骄傲。

“我唯一骄傲的`,就是让你们都活下来啦!记得勤俭持家,记住帮助别人!”

随着曾祖父的离去,这只青花瓷碗,完成了它乞讨的使命,成了家族祖训的传承!

在重大节日或家人团聚的日子,爷爷都要用青花瓷碗盛上苦菜,放在桌子的中间。对爷爷来说,那是对他当年生存状况的缅怀,也是对子女生活来之不易的告诫。

这个有故事的青花瓷碗,就这样被家人慢慢地视为珍宝。

听完了青花瓷碗的故事,我沉默了。

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,它承载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奋斗历史,见证了一个民族上百年的梦想篇章。

所以,我要传承!

青花瓷5
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懒洋洋的照耀着大地,明丽的晚霞笼中的点缀了蓝天。在一片光辉之中,我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附近闲逛试图饱揽所有的景色。

这时,一声熟悉的称呼进入我的耳畔:很久没见的老同学!我们立即迎在一起,问长问短,问寒问暖,说东扯西,在离别之时,老同学从口袋中摸出一个陶瓶给了我。我愉快的接受了他的馈赠,两人在道了声“再见”后各奔其程。

这是一个极度粗糙的丑陶瓶,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花纹上都很难被我身上的艺术细胞接受,我随手将其放入车前的篮子中。兜了几圈后,我感到口渴,于是在小区前的“壹加壹”停下了,我锁好自行车,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。结账时,我才突然发觉那个“呆陶瓶”还留在篮子里,但转念一想:算了,一个丑陶瓶也不值钱,被拿了也无所谓。于是,我不慌不忙地走出商场,径直向自行车走 ……此处隐藏2702个字……哦,青花瓷呀!我愿像你,色彩单调,却勾勒出王者气息。波澜不惊,却流露出盛世风华。碧波浩渺,却点化着前途无量。淡泊宁静,却散发着细远绵长。

哦,青花瓷呀!寄托我对人生无尽的向往。一曲新词酒一杯,我敬木兰红玉,赞清照秋瑾,但我更爱黛玉,似水妖娆清澈,善良单纯,多愁善感……

愁,愁。李煜相见欢,采萍楼东赋,陆游梦冰河,杜甫盼家书。浅歌离笑,只为你一生平安,人生几宿?剪不断那相思愁,抽不净那千古兴亡丝。愁,愁。

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那离愁,直到千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。乱世红颜多薄难。梅妃坚贞,黛玉纯真,木兰刚正,自古红颜多薄难,一生坦荡,一世离愁。

青花瓷,寄离愁。相思梦,满西楼。孤独寞落,一世离愁;繁华落尽,便是尘埃。散去,散去。人生太多生离死别,放开,便好。

放开。如何放开?君不见,忧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久缠绵。放开。如何放开?如何,放开……别了,童年,别了……

青花瓷,寄离愁。相思梦,满西楼。孤独寞落,一世离愁;繁华落尽,便是尘埃。散去,散去。人生太多生离死别,放不开,放不开。

十月。桂子飘香。

泛舟湖上,鱼儿戏水,秋风乍起,甚是荒凉。水波泛起,如心中的孤独,展开波澜起伏的涟漪,似在平静的心湖中投入了一颗忧愁的石子,撩起孤独没落的纱羽。何时才能放开离愁,何时?何时。

青花瓷12

窗外,雨一直不厌其烦地下着,淅淅沥沥,天色暗得让人感觉压抑。索性拉上窗帘,不去理它。打开一盏台灯,遂翻开泛黄的扉页。忽然,一阵琴声缓缓入耳,竟是我最喜欢的《青花瓷》。脑海中不禁浮现了当年那个画面。

那是几年前了,正值暑假,我们古筝学校的同学每天都在为“哈夏”音乐会紧锣密鼓地排练。演奏的曲目正是古筝版的《青花瓷》。演出的那段时间,每场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。

上台前,我总喜欢抬头望着墨蓝色的天空,高远而幽深。青花瓷的前奏,也就在这时慢慢的飘入耳中,带来一阵自然的清香,夹杂着些许的紧张和些许的自豪。曲入高潮,悠扬的音乐在我们眼前勾勒出了淡雅的青花瓷,洁白无瑕的底色,衬托着婉转多姿的线条,一抹忧伤,一抹惘怅。我们抬起头,扬起手臂,让清凉的晚风拂过我们化着青蓝色淡妆的脸庞,站起身,慢慢地舒展着,舞动着,像一群翩翩飞舞的蝴蝶。到了尾声,音乐声,渐渐的淡了,轻了,我们站起身,双手垂于腹前,向台下深深的鞠一个躬。转身,走向侧面的台阶,嘴角带着一抹成功的欣喜。

之后的日子,因为学业紧张,我们陆续离开了那个璀璨的舞台,离开了那个美好的画面,渐行渐远。而那片记忆却从未消失过,就像闲置在角落里的一块青花瓷,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,打上了年轮的薄霜,可掸去表面的尘土,依然风韵犹存。

青花瓷13

斑斓瓷器千万种,最美还是青花瓷。

在众多瓷器中,我最喜欢青花瓷,喜欢她艳丽的色彩,喜欢她精致的图案,更喜欢她那独特的外形。

在我家的书柜里,摆放着一对青花蛐蛐罐。蛐蛐罐圆圆的肚子,宽宽的瓶口,造型十分的饱满。罐身上画着一幅优美的山水画,画中,远处的山峰高耸挺拔,直插云霄,一条瀑布咆哮而下,一泄千里,滔滔不绝,气势雄伟壮观。近处。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上,漂浮着一叶小舟。舟上,一位老翁头戴斗笠,手拿鱼竿正悠闲地钓鱼呢!看到了这诗情画意的情景,不禁让人想起了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的诗句。听爸爸说,中国有悠久的瓷器历史。早在夏,商两代,中国人就开始烧制陶器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演变成烧制瓷器。瓷器种类繁多:青花,粉彩,景泰蓝……说也说不完。到现在,景德镇还是世界的瓷都。外国人把瓷器说成:“CHINA”说明在他们眼里中国就是瓷器,瓷器就代表着中国。现在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里,还陈列着大量珍贵的中国瓷器,而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,中国瓷器也屡创拍卖会的记录。这足以说明外国人,认同了中国文化,并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。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,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。虽然时光的长河流淌了几千年,但中华文明仍流传了下来,并不断发扬光大。我为有这样的祖国,这样的文明而感到骄傲自豪。

青花瓷只是中华文明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,我爱青花瓷,更爱中华文明。我希望这大花园里的花。开的更多、更美、更艳!

青花瓷14

“你的美一缕飘散,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。”

我在江南小镇遇见你。慵懒的身姿,华丽的鲜衣,确认过眼神,你是我要留恋的全部。我等你从青竹小窑的红霞青火中出世,只为赏你姿容。你一身的青装浓艳又纯朴,化作浓蓝绸带略遮身姿,又尽显妖娆。

忽然,你的美如一缕青烟,飘上青天,那是我去不到的地方。

可,我还能看到你,你无处藏身,慌忙躲藏的样子,真美。白云儿是你光洁的瓷体,蓝天上的青烟才是你的真颜。青天是你,你是青天。你羞涩地遮住了这方圆天地,母仪天下却又略透稚嫩。凉丝倾洒人间,流光拂落世俗,天穹的雄伟却带有你的姿色,让我留恋到夕阳落尽,真想拾起朝霞余晖,再看一回你。

你轻吟着笑着,又飘入凡间,美又落进水中。大海被你染成青色,你便藏在最深处,自由自在,就让我怎么也捉摸不到。小湖也被你的美所倾倒,漾起了粼粼的瓷青的水波。哦,对了,叫你有意躲进青天避我,你的姿容,你的美,也映在了清清澈澈的水里,可让我看个够。

你终于又重躲进了那个江南小镇,端坐在青色的檀香里,带着娇艳的一抹笑意看着我,美得气势让我不敢走进。我要静静地欣赏着你身前盛放的墨色牡丹,你身底下跳动的蓝色锦鲤。青,透过你全部的姿容,你的美,我全部都想要。

你的青颜美丽了全世界,青花也开满了一整个世界。

“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,你眼带笑意。”

青花瓷15

“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,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……”——青花瓷,伴着委婉的中国风曲调,你渐渐地走出尘封的历史,重新展现沉淀了千年的美丽。

指尖轻轻划过桌上的青花瓷,那釉色却如丝如雨般流进我的心中。素白玉胚素面无华,天然去雕饰,清水出芙蓉。侧锋勾勒的玄青色牡丹如回眸一顾的盈盈笑靥,含蓄美丽如含苞未放的花蕾。人间四月笼烟雨,江南清明多惆怅。袅袅烟,蒙蒙雨,朦胧而婉约的美,千里江风,丝丝醉人面,这美随着江风飘去,去到了那我去不了的地方。细雨飘霏清风摇。是谁在窑烧边经千年的等待?幽幽魂归,翻转这青花瓷,背面竟是一幅古典传统的侍女图。天然瑰丽,楚楚动人,在微风中婀娜摇曳。忽视的瓶底原有临摹的古隶书,如天马行空透着神俊和飘逸。青色的刻花掩映着青色的天空,骤雨潇潇。曾一度沉迷于你淡雅的色泽,纯白色的底使勾勒的青花更显明亮,而湛蓝的青花又让单纯的底色不显孤单。没有色彩斑斓的喧闹,只是安静的青花使人宁静致远;没有棱角分明的庄重,只是清新自如的飘逸使人思绪飞扬。

你好,青花瓷——不仅仅是对你的问候。你是独特的语言文字,记载了五千年中国走过的风雨历程;你是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,瓶底书汉隶,瓶身釉色渲染仕女图;你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,揭示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真理……“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,月色被打捞起,晕开了结局,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,你眼带笑意……”

《青花瓷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5 鑫顺语文网 www.zsstwl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