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语文 > 阅读答案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

时间:2024-12-31 16:32:27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

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,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。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1


晏婴者,齐人也,为世人所重。一日,晏子方食,景公使使者至。分食食使者,使者不饱,晏子亦不饱。使者反,言之公。公日:“嘻!晏子之家,若是其贫也!寡人不知,是寡人之过也。”使吏致千金与市租,请以奉宾客。晏子辞。三致之,终再拜而辞。

……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。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王曰:“缚者曷为者也?”对曰:“齐人也,坐盗。”王视晏子曰:“齐人固善盗乎?”晏子避席对曰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入楚则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”王笑曰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”

1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。

①使者反 反:____________

②终再拜而辞 辞:____________

③坐盗 坐:____________

④寡人反取病焉 病:____________

2.下面加粗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( )

A.景公使使者至 晏子使楚

B.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之家

C.请以奉宾客 以其境过清

D.生于淮北则为枳 青出于蓝

3.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①晏婴者,齐人也,为世人所重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4.从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参考答案:

1.①同“返”,返回 ②推辞,拒绝 ③犯罪 ④辱

2.B

3.①晏婴,是齐国人,被世人所敬重。

②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?

4.简朴、清廉;机智善辩,不卑不亢,有礼有节,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,又不使楚王难堪,以致损害两国关系。(意思对即可)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2

晏子将使楚,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。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左右对曰: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。王曰:何为者也?对曰:齐人也。王曰:何坐?曰:坐盗。晏子至。楚王赐晏子酒。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王曰:缚者曷为者也?对曰:齐人也,坐盗。王视晏子曰:齐人固善盗乎?晏子避席对曰: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王笑曰: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

晏子使楚的小学阅读答案一

1.解释下列划线句中的词语。

(1)齐人固善盗乎( )

(2)吾欲辱之,何以也?( )

(3)晏子避席对曰( )

(4)左右对曰( )

2.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。

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3.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?(用自己的话回答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4.晏子的回答,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,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1.(1)本来

(2)用

(3)离开座位

(4)表示郑重回答

2.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,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。(重点词语翻译正确,意思对即可)

3.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,当晏子到来时,故意带到楚王面前,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,从而戏弄晏子。(意对即可)

4.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,运用比喻、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。(意对即可)

晏子使楚的小学阅读答案二

1、课文主要抓住任务的__艰巨__来写。

2、晏子巧妙的回答反映了他忠贞爱国、懂得维护国家尊严、从容不迫、随机应变的特点。

3、“同样的道理”指的是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,好好地劳动,一到楚国,就做起盗贼来了。

4、“楚王听了,只好陪不是。”句中“只好”这个词用得好,从这个词可以看出 楚王的尴尬难堪或 楚王的无奈,难堪。

6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。

晏子出使楚国,楚王刁难晏子反而自取其辱。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3

文言文阅读。

【甲】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曰:“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对曰:“臣未尝闻也。”秦王曰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唐雎曰:“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耳。”唐雎曰:“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”挺剑而起。

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谕矣:夫韩、魏灭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”

【乙】晏子将使楚。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“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,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”左右对曰:“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,过王而行。王曰:‘何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,王曰:’何坐?曰:‘坐盗。’”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,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王曰:“缚者曷为音也?”对曰:“齐人也,坐盗。”王视晏子曰:“齐人固善盗乎?”晏子避席对曰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.入楚则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”王笑曰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 ……此处隐藏6207个字……_________

参考答案:

1.(1)犯罪

(2)它的果实

(3)吃

(4)同反,返回

2.晏子之家 或 是寡人之过也

3.(1)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?

(2)景公派使者到了。

4.机智、善辩、清廉、简朴。(意思对即可,必须答出2点)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14

晏子将使楚,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。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左右对曰: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。王曰:‘何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。’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’。晏子至。楚王赐晏子酒。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王曰:缚者曷为者也?对曰:齐人也,坐盗。王视晏子曰:齐人固善盗乎?晏子避席对曰: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王笑曰: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

《晏子使楚》的阅读理解题:

1、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。

(1)圣人非所与熙也 ( )

(2)齐人固善盗乎( )

(3)吾欲辱之,何以也?( )

(4)晏子避席对曰( )

(5)酒酣 ( )

(6)左右对曰( )

2、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。

①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。

②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

3、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?(用自己的话回答)

4、晏子的回答,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,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。

《晏子使楚》的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:

1、同嬉,可玩笑。

2、本来

3、用

4、离开座位,表示郑重。

5、畅快

6、回答

2、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,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。

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;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,两者只是叶子相似,它(果实)味道是不同的。

3、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,当晏子到来时,故意带到楚王面前,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,从而戏弄晏子。

4、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,运用比喻、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。

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15

《晏子使楚》比较阅读材料

一、晏子谏杀烛邹

景公好弋,使烛邹主鸟而亡之。公怒,诏吏杀之。晏子曰:“烛邹之罪有三,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。”公日:“可。”于是召而数之公前,曰:“烛邹!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,是罪一也;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,是罪二也;使诸侯闻之,以吾君重鸟以轻士,是罪三也。”数烛邹已毕,请杀之。公日:“勿杀!寡人闻命矣。”

注:①齐景公,姓姜,名杵臼,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。②烛邹,齐景公的臣仆。③弋(yì):将绳子系在箭上射。

翻译:

齐景公喜欢射鸟,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,但鸟跑掉了。景公大怒,诏告官吏杀掉他。晏子说:“烛邹的罪有三条,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.”景公说:“可以”。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,晏子说:“烛邹,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,是第一条罪;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,是第二条罪;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,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,是第三条罪。”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,晏子请示杀了烛邹。景公说:“不要杀了,我明白你的指教了。”

1.晏子的本意是指责景公,说他重鸟轻人。但是晏子却以 谴责 烛邹的姿态出现。这种以委婉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,易于被人接受。

2.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“罪状”的一番话后,说:“勿杀!寡人闻命矣”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能够接受批评,知过能改的人。

3.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。

因为晏子的话已经表明,烛邹犯的过失还不至于被杀头,如真杀了烛邹,那景公就是“重鸟轻人”,会失信于天下人,甚至会失掉民心。

4.请解释文中三个“使”的意思。

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(叫、派)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(使得)③使诸侯闻之(让)

5.解释加点的词语。

①主鸟而亡之(死或逃走)②请数之以其罪(谴责)③以鸟之故杀人(因为)

④景公好弋(射)⑤寡人闻命(指教)⑥为吾君主鸟(主管)

6.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,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。

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,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,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,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,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,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,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。

善于立辞,很会说话

二、晏子使楚

晏子使楚。楚人以晏子短,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。晏于不入,曰:“使狗国者从狗门入,今臣使楚,不当从此门入。”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。见楚王,王曰:“齐无人耶?使子为使。”晏子对曰:“齐之临淄三百闾②,张袂④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”王曰:“然则何为使予?”晏子对曰:“齐使使各有所主,其贤者,使使贤主,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。婴最不肖,故宜使楚矣。”

注:①傧者:接引宾客的人;②更道:改变道路;③闾: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;④袂:衣袖;⑤不肖:不才。

翻译:晏子出使到楚国。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,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。晏子不进,说:“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,现在我出使到楚国,不该从这个门进。”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,让他从大门进。晏子朝见楚王。楚王说:“齐国没有人了吗?”晏子回答说:“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,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,如同下雨,人们肩并肩,脚挨脚,怎么能说没有人呢?”楚王说:“既然如此,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?”晏子回答说:“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,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,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,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,我晏婴最不贤,所以适合出使楚国。”

7.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。

(1)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:请(2)今臣使楚 使:出使

(3)晏子对曰 对:回答(4)比肩接踵而在 比:并、挨

8.下面各句都有“使”,按意义用法分类。

(1)晏子使楚 (2)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(3)使子为使

(4)齐使使各有所主(5)使使贤主(6)何为使子

(1)(2)出使(3)(5)(6)让、派(4) 使者

9.翻译以下几句。

(1)张袂成阴,挥汗如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

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,流下的汗水像下雨,肩并肩,脚跟挨脚跟,凭什么说没人?

(2)其贤者,使使贤主。

那些有品德、能力的人,让他们出使有品德、才能的君主。

10.面对楚王的戏弄,晏子是怎样回击的?用原文回答。略

《《晏子使楚》阅读答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5 鑫顺语文网 www.zsstwl.com 版权所有